☀︎ 洪耀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2022/12/7)
馬來西亞長期都是國陣一盟獨大,而2018年首次政黨輪替,緊接著上演政黨重組、聯盟重組、內閣重組的戲碼,眼花撩亂,一個閃神,就跟不上大馬政治的戲碼。從大環境來說馬來西亞十年來政治,可以說是海嘯一波接一波,從2013年505換政府的華人海嘯,到2018年反納吉海嘯,這二場海嘯,醞釀期長,徵兆非常明顯,但效果都不如預期。2022年在沒有預期下臨時解散國會改選,外界普遍沒有期待,但選後結果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海嘯,衝擊更大、影響更廣、更是徹底翻轉馬來西亞政治的一場最大的海嘯。
馬來西亞首相依斯邁沙利(Ismail Sabri)巫統(PEKEMBAR;UMNO)屬於國民陣線(國陣BN)在國會通過新預算案,準備對人民發放現金與減少個人所得稅的利多下,認為利多有望助攻國陣脫離與國民聯盟(PN)聯合執政,重新返回單獨由國陣執政,因此提前一年解散國會。首相依斯邁沙比利說得很清楚:「我希望人民投下睿智的一票,並為國家的穩定、經濟增長和和諧投票。」就是希望在疫情結束、也要終結馬來西亞過去四年政治的不穩定。但結果反而讓國陣拿下史上最少的席次,最終因為懸峙國會讓國陣成為關鍵少數,跟政治死敵希盟共組聯合內閣。
馬來西亞這一場海嘯,最主要的起因,是在2019年的修憲結果。修憲將投票與參選年齡皆從21歲降至18歲,且選民從登記制改為自動登記生效,並且把過去年滿21算未登記選民的390萬自動成為選民,加上降低投票年齡符合18歲以上的首投族創下史上最高近600萬人,因此首投族占合格選民2117萬人中二成八。
選舉結果投票率73.89%,有1564萬個選民投票,在單一選區一票制下,國會222席,分別希望聯盟拿下82席,國家聯盟79席(包含沙盟6席)、國陣30席、砂盟23席、民興3席、全民1席、社會民主和諧黨1席、獨立人士2席。選舉結果,馬來西亞國會無一單獨聯盟取得過半席次,幾個聯盟也表態不願跟主要二大聯盟籌組合聯政府,因而馬來西亞國會出現「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最後由國王蘇丹介入,了解各聯盟黨揆的合作意願,在通過馬來統治者會議,決定由安華所領導希望聯盟與政敵國陣加上砂拉越政黨聯盟與其他小黨組成聯合政府執政。
安華所領導新政府是否能穩定?先天性就不良,無法單獨過半,加上與長期政敵共存,安華政府普遍不被看好,加上馬來西亞政治中帶有背叛與政變的DNA,恐怕不樂觀。
新首相安華(Anwar)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原本被看好的馬哈迪(Mahathir)的接班人,最後被馬哈迪背叛,甚至還鋃鐺入獄,巫統的馬哈迪對獄中的安華依然一路打壓,但二十年後馬哈迪背叛巫統居然可以跟安華攜手合作拉下納吉所領導的國陣,完成馬來西亞首次的政黨輪替,選前馬哈迪承諾特赦安華,並再度指定二年後將棒給安華,安華再一次被馬哈迪所背叛,但馬哈迪卻也被自己所創建土著團結黨所背叛假戲真做辭了首相一職。
最精彩莫過喜來登政變,馬來西亞的民主政變當然不同軍事政變或泰國式政變,卻也燒出馬來西亞的政治危機,故事錯中複雜,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但整個過程就是所有政黨聯盟都有發生背叛事件,連跟隨安華三十多年的阿茲敏,也在此役背叛安華或被鬥爭倒戈。跳槽、背叛、出走,可以說是長期以來都是馬來西亞政治的日常,但大海嘯之後尤其最近四年,各聯盟各政黨都出現跳槽、背叛、出走的頻率與震動卻加劇成為馬來西亞政治不穩定的因素。
無論執政或在野各政黨領柚面對黨內同志,黨紀已經無法約束,且經動搖國本,有高度共識採取修憲杜絕後患,藉由法律規範禁止跳槽,大選前夕三讀通過聯邦憲法修正案第3號(俗稱反跳槽法),禁止民選的國會議員於任內進行政治叛逃更換黨籍,如果跳槽或更換黨籍將喪失國會議員資格需要重新選舉。雖然可以嚇阻個別議員或派系的勒索或跳槽,但只是把矛盾變成黨內問題,各聯盟各政黨的內部矛盾會加劇。安華新內閣,不只是要安撫聯盟內的分配,還要平衡長期政敵國陣,國陣成為安華內閣最不安定的引信,動搖國本大馬政治的跳槽、背叛、出走修憲後恐怕由個人或派系上升到政黨,無論執政的大聯盟或在野聯盟的政黨,恐怕上演跳槽、背叛、出走的戲碼。安華經過二十四年當上首相是非常激勵人心的故事,但上台後面對馬來西亞沈痾的背叛與政變交織下的大悲劇。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